蒙古龍屬(學名:Mongolosaurus)是一種生活於下白堊紀的蜥腳形態恐龍,發現於中國內蒙古地區。這一屬的恐龍首次由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的考古隊於1928年在內蒙古進行發掘時所發現,並在1933年由美國古生物學家查爾斯·惠特尼·吉爾摩(Charles W. Gilmore)進行命名。蒙古龍屬的模式種為坦齒蒙古龍(M. hoplodon),其屬名“蒙古龍”意指來自蒙古的蜥蜴,而種名“hoplodon”則源自於其特徵性的大型單一牙齒。
蒙古龍的主要化石發現集中在On Gong組地層,這些化石的年代可追溯到白堊紀晚期。正模標本是一顆長圓柱狀的牙齒,並且在同一挖掘地點發現了十多顆相同形態的牙齒,還有基枕骨及前三節的頸椎等其他化石遺骸。這些化石顯示出蒙古龍屬於蜥腳類恐龍,並且具有長牙和特有的牙齒結構。
然而,由於蒙古龍的化石材料較為稀少,至今其演化關係仍未完全明朗。過去,蒙古龍曾被歸類為梁龍科、泰坦巨龍科、盤足龍科及納摩蓋吐龍科等,但現今普遍認為它屬於泰坦巨龍類,一個包含大型草食性恐龍的群體。這一分類的變化反映了科學界對於蒙古龍屬的認識不斷演進。
總體來看,蒙古龍是一種在白堊紀晚期生存的蜥腳類恐龍,它的發現不僅豐富了對當時生物多樣性的了解,也幫助科學家對新蜥腳類恐龍進行更深入的研究,雖然它的具體演化關係仍有待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