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足龍(學名:Euhelopus)是一屬蜥腳下目多孔椎龍類恐龍,生存於白堊紀早期,約1.29至1.13億年前,主要分布於中國山東省。它是大型的四足草食性恐龍,具有一些特殊的解剖特徵,使其成為古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對象。
盤足龍的前肢相對於後肢較長,這一特點不同於一般的蜥腳類恐龍。該物種的化石發現歷史豐富,最早於1913年被發現,並在1929年正式描述。其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是盤足龍保存了相對完整的頭骨,這在蜥腳類中相對罕見。
盤足龍的生態角色和生活方式一直是研究的焦點。雖然早期有關其可能是水棲恐龍的理論,但現代觀點將其視為典型的陸地生活動物。它的解剖特徵顯示,盤足龍可能進食高處的植物,並且頸部結構適合抬高頸部以達到更高的植物。這種行為可能使其在食物短缺時更具競爭優勢。
盤足龍的化石記錄對於我們理解白堊紀陸地生態系統和蜥腳類恐龍的演化提供了重要信息。雖然在分類上仍存在爭議,但它作為一種具有獨特特徵的恐龍種類,仍然引起古生物學家的興趣,並持續為我們揭示恐龍世界的謎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