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門溪龍屬(Mamenchisaurus),意為“馬鳴溪的蜥蜴”,是蜥腳下目的一屬恐龍,生活在侏羅紀晚期至白堊紀早期。這些巨型草食性恐龍以其超長的頸部聞名,這些頸部幾乎佔據了全身長度的一半。馬門溪龍的化石主要發現於中國,首次發現於1930年代的四川,並於1954年由中國著名古生物學家楊鍾健命名,模式種為建設馬門溪龍(Mamenchisaurus constructus)。
馬門溪龍屬目前包括多個物種,雖然其中有些物種的分類地位仍存在爭議。已知的物種包括建設馬門溪龍、合川馬門溪龍(M. hochuanensis)、中加馬門溪龍(M. sinocanadorum)、楊氏馬門溪龍(M. youngi)、安岳馬門溪龍(M. anyuensis)等。這些物種的體型差異顯著,從約15公尺長的楊氏馬門溪龍到可能達到35公尺的中加馬門溪龍。
馬門溪龍的頸部是其最顯著的特徵,長頸可能是為了適應不同的覓食方式,如垂直取食高處植物或水平擴展覓食區域。頸椎結構顯示這些恐龍的頸部既能向上也能向兩側彎曲。馬門溪龍的臀部和尾部相對較短,整體身體結構較為輕盈。
馬門溪龍的發現歷史充滿了驚喜與挑戰。最初的化石是在1952年四川的一個建設工地上被發現,隨後被楊鍾健命名為建設馬門溪龍。合川馬門溪龍的標本則是在1957年被挖掘出來,並於1972年由楊鍾健和趙喜進正式描述。中加馬門溪龍於1993年由戴爾·羅素等人命名,代表中國和加拿大聯合考察團隊的努力成果。
馬門溪龍科(Mamenchisauridae)是專為這些恐龍而設立的科,包含許多相關物種。近代研究表明,這些恐龍代表了蜥腳類恐龍的一個早期輻射分支,在亞洲地區特有且擁有一些與其他蜥腳類平行演化的進階特徵。然而,對於馬門溪龍屬各物種的確切分類仍需進一步研究。
總結來說,馬門溪龍屬是蜥腳類恐龍中非常重要的一群,其超長的頸部和巨大的體型使其在恐龍家族中獨樹一幟。這些巨獸不僅見證了恐龍在地球上的輝煌歷史,也為我們了解侏羅紀生態系統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