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體龍屬(學名:Spondylosoma)是一種神秘的主龍類,生存於三疊紀中期,約2億4200萬至2億3900萬年前。化石發現於巴西北里奧格蘭德州的聖母瑪利亞組下層,是一個極古老的生物,其分類至今仍存在爭議。
在歷史上,椎體龍的發現可以追溯到1942年,由弗雷德里克·馮·休尼(Friedrich von Huene)根據圖賓根大學的顱後骨骼碎片所提出。這些化石包含了兩顆牙齒、兩節頸椎、四節背椎、三節薦椎、肩胛骨、部分肱骨、部分股骨和部分恥骨。當初,休尼將椎體龍歸類為原蜥腳下目,但這種歸類在後來的研究中受到質疑。
隨著時間的推移,椎體龍的分類變得更加複雜。在1970年,南十字龍的發現引起了對椎體龍親緣關係的重新評估,將其視為南十字龍的近親。研究人員意識到椎體龍可能是原始恐龍,槽齒類,或者是原始主龍類。到了2000年,彼得·加爾冬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認為椎體龍可能屬於勞氏鱷目,而不是恐龍。
然而,2004年的研究卻提出不同的見解。麥克斯·朗格(Max Langer)認為椎體龍更可能是一種類似艾雷拉龍下目的原始恐龍,儘管勞氏鱷目仍然是一個可能的歸屬。
椎體龍的故事就像是一部演化之路上的謎樣冒險,研究者們不斷探索其真實身份,試圖解開這個古老生物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