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龍屬:晚白堊世的鴨嘴龍科恐龍

冠龍屬(Corythosaurus)是鴨嘴龍科恐龍的一個屬,生存於晚白堊世坎潘階中期(約7700萬到7570萬年前)的北美洲西部,即現今的加拿大亞伯達省和美國蒙大拿州。冠龍屬於賴氏龍亞科,以其高聳頭冠而著名。

冠龍屬的名稱來自於古希臘語的“κόρυς”,意為“頭盔”,這象徵著其頭部的特徵——一個類似古希臘戰士頭盔的頭冠。最早的冠龍化石由巴納姆·布朗於1911年在加拿大亞伯達省的紅鹿河地區發現,並於1914年正式命名為鶴鴕盔龍(Corythosaurus casuarius),這一名稱的靈感來自於頭冠形狀類似於食火雞的外形。冠龍的身長約7.7至9米,頭骨包含頭冠高達70.8公分,這種頭冠可能用於發聲,通過呼吸使空氣流通於頭冠的腔室內形成共振,效果如同號角。

冠龍屬的標本大多保存良好,包括骨骼和部分皮膚印痕,這些標本揭示了冠龍的外貌和生態。首具完整的冠龍化石標本AMNH 5240除了骨骼近乎完整外,還保存了大部分皮膚印痕,展示了冠龍身體的形狀。這些化石主要出土自加拿大的肚河群地層。

冠龍的頭冠形狀略呈半圓形,最可能的功能是發聲和進行視覺展示。頭冠內部的腔室結構複雜,可以通過共鳴產生低頻聲波,用於遠距離溝通或吸引配偶。此外,冠龍還有保存良好的皮膚印痕,顯示其皮膚表面有多邊形的鱗片,提供了更多關於其外貌和保護機制的信息。一個標本甚至保存了冠龍腹中的最後一餐,包括針葉樹葉、樹枝、果實和種子,顯示這些都是冠龍的主要食物來源。

冠龍屬於鴨嘴龍科中以骨質頭冠為特色的賴氏龍亞科,與亞冠龍、帆額龍、扇冠大天鵝龍和日本龍等近緣。這些恐龍都有類似的頭冠結構,用於溝通和展示。冠龍的化石多出土於恐龍公園層,這裡還發現了其他與其共存的恐龍,如懼龍、短冠龍、副櫛龍、刺甲龍和開角龍。

總之,冠龍屬是晚白堊世北美洲西部的一種重要恐龍,其高聳的頭冠和保存良好的化石為研究鴨嘴龍科恐龍的生態和行為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未分類. Bookmark the permalin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