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齒龍屬:白堊紀歐洲的小型鳥腳類恐龍

凹齒龍屬(Rhabdodon)是鳥腳亞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約7000萬年前)的歐洲。屬名意為「有凹槽的牙齒」,源於其牙齒上的特徵。這類恐龍曾經被認為可能是禽龍類或稜齒龍類的成員,甚至是兩者間的遺失連結。現有證據顯示,凹齒龍屬於類似腱龍的禽龍類恐龍。

種類與發現

凹齒龍的模式種是原始凹齒龍(Rhabdodon priscus),最早由Matheron於1869年描述命名。另一個種,塞提馬尼亞凹齒龍(Rhabdodon septimanicus),由埃瑞克·比弗托(Eric Buffetaut)和Le Loeuff於1991年描述,然而,這兩個種可能實際上是同一種動物。凹齒龍的化石在西班牙、法國和羅馬尼亞的哈提格島(Haţeg Island)均有發現。

體型與生態

凹齒龍的體型接近現代的鹿,相對於其他同期的禽龍類恐龍,它們顯得較小。這種體型較小的特徵可能是由於白堊紀時期歐洲島嶼環境的限制,導致動物們進化出較小的體型。這種現象稱為「島嶼侏儒化」。

生態環境

凹齒龍生存的白堊紀晚期歐洲是一片分散的島嶼,這些島嶼環境限制了動物的活動範圍和食物資源,導致了獨特的進化路徑。凹齒龍可能會遭遇到當地的掠食者,如火盜龍(Pyroraptor)和塔哈斯克龍(Tarascosaurus)。

研究與發現

在捷克發現的股骨與四肢碎片顯示,有一類似於凹齒龍的禽龍類恐龍生存於約1500萬年前的早期地層。這些發現進一步支持了凹齒龍在歐洲的廣泛分佈和多樣性。

凹齒龍屬的研究對理解白堊紀晚期歐洲的恐龍生態系統有重要意義,展示了島嶼環境對恐龍進化的獨特影響。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未分類. Bookmark the permalin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