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龍的咆哮:揭開早白堊世的古老神秘

在遙遠的早白堊世,巴西的阿爾比階,一種神秘而優雅的恐龍漫步於當地的瀉湖熱帶環境中,這就是激龍(Irritator)。生存於1.13億至1.1億年前,激龍屬於棘龍科,其存在的故事起源於一個發現於阿勒萊皮盆地羅穆阿爾多層的化石,這具接近完整的顱骨成為了這一神秘生物的代表。

1996年,一位化石販子發現了這個令人惋惜的化石,一具遭受嚴重損壞的顱骨,然後將其賣給了德國的州立斯圖加特自然歷史博物館。這個顱骨在發現時已經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和改動,這讓古生物學家感到憤怒,因此,這個神秘的恐龍被命名為激龍,以反映當時發現者的心情。

激龍的正模種被命名為查氏激龍(Irritator challengeri),種名致敬亞瑟·柯南·道爾小說中的虛構角色查林傑教授。這個化石提供了一個窺探早期恐龍生態的窗口,也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古老而神秘的時代。

激龍的身形相對較小,估計身長約在6到8公尺之間,體重約1公噸,使其成為已知最小的棘龍科之一。其顱骨呈現出細長而淺的長吻,上排列著筆直且無鋸齒的圓錐形牙齒,展現出一種獨特的外貌。

這種恐龍可能是半水生的,生活在沿海的熱帶環境中,並與其他肉食性獸腳類、海龜、鱷形目以及眾多翼龍和魚類共存。研究者提出激龍可能是廣食性動物,主要以捕食魚類和其他小型獵物為食,並且在化石中還有一個激龍個體吃過翼龍的證據,這為其捕獵行為提供了一些線索。

激龍的發現豐富了我們對恐龍世界的了解,展示了這個古老時代中生命的多樣性和適應性。儘管它的名字源於憤怒,但激龍的存在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我們更深入地瞭解地球歷史上這些令人驚嘆的生物。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未分類. Bookmark the permalink.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