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的巨獸:短頸龍的生態之謎

短頸龍屬(Brachauchenius)是一種生存於白堊紀的上龍類,主要分布於美國和哥倫比亞,約生存於約9000萬年前。短頸龍被認為是已知北美洲最後出現的上龍類之一,估計身長約在6至9公尺之間。

模式種為B. lucasi,生存於北美洲西部內陸海道,年代約在白堊紀土侖階,約在9350萬到8930萬年前。除了在北美洲的發現之外,還有一個年代較古老的標本發現於哥倫比亞的巴列姆階。在非菱龍科的上龍類中,短頸龍是斷層後第一個出現的非菱龍科的上龍類,標本的發現填補了這一時期的化石紀錄斷層。

模式標本(編號USNM 4989)是由查爾斯·斯騰伯格(Charles H. Sternberg)在1884年在堪薩斯州渥太華縣發現的,頭顱骨長度約為90公分。短頸龍的命名是由塞繆爾·溫德爾·威利斯頓(S.W. Williston)在1907年進行的。

在1952年,另一個較大的標本(編號FHSM VP-321)被發現在堪薩斯州拉塞爾縣的Fairport黏土層,頭骨長度為1.7公尺。這一發現由喬治·史登柏格(George F. Sternberg)和肯尼思·卡彭特(K. Carpenter)敘述。兩位科學家在2005年確定了這兩個堪薩斯州標本的地質年代。

短頸龍的頭骨長度約為90公分,身長約10公呎。它是已知北美洲最晚出現的上龍類之一,為古代生態學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證據。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失落的海獵龍:阿科斯達龍的神秘時代

阿科斯達龍(Acostasaurus)是一個生活在約1.3億至1.2億年前巴列姆階的神秘海獵龍,被發現於哥倫比亞的帕哈組。正模標本UNDG R-1000包括一個幾乎完整的顱骨、一條完整的後肢,以及多種顱後材料,其身長估計超過4公尺,重約1公噸。

阿科斯達龍的顱骨呈現出幾項亞成體特徵,例如矢狀嵴未完全骨化和發育不良的齶翼。這些特徵可能與其像其他蛇頸龍一樣存在幼態延續有關。從標本中可見,阿科斯達龍的眼眶巨大且呈圓形,背側有深缺口,而鞏膜環也非常大,顯示其適應於深水或渾水環境。

獨特的是,阿科斯達龍擁有短而寬的下頜聯合,僅包含6對功能性肺泡,這是與同時期其他上龍科的短頸龍區別的一個特徵。這種結構使其在巴列姆階的海域中有了更特殊的生態角色。

然而,阿科斯達龍的分類也存在爭議。雖然其犬齒型齒列與短頸龍亞科不同,但與其他上龍科如扁鼻強龍有相似之處。這讓科學家在將其歸類為短頸龍亞科時感到疑惑,並引發對其演化和分類的進一步研究。

阿科斯達龍的發現帶給我們更多對於過去海洋生態的了解,展示了大自然中多樣且神秘的生物演化。然而,它的存在也是古代生態學與演化學中的謎團之一,激發了對於海洋古生物學更深入的好奇與追求。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多脊齒龍屬:白堊紀的古代海洋統治者

多脊齒龍屬(Polyptychodon)是一種生存在白堊紀時期的海洋爬行動物,屬於鰭龍超目上龍亞目,是上龍科的一員。這種神秘的海洋生物在北美洲和歐洲的化石記錄中留下了它的足跡,成為當時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統治者之一。

多脊齒龍的模式種是P. interruptus,最早的化石發現於英格蘭,其年代屬於阿爾比階。這種海洋生物的化石包括下頜和牙齒,這些遺骸的發現為科學家提供了解這一物種外貌和生態習性的重要資訊。另外,一些在英格蘭和法國東部發現的牙齒和脊椎也被歸類為多脊齒龍,進一步豐富了對其種類和分佈的認識。

除了P. interruptus外,多脊齒龍的另一個種是P. hudsoni,其正模標本發現於美國德州的達拉斯,年代屬於土侖階。這具標本是在20世紀初達拉斯─沃斯堡國際機場的建設中被發現的,成為了該地區古生物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發現。

科學家根據克柔龍的化石和法國的脊椎來估算多脊齒龍的身長約為7公尺。這種巨大的海洋生物可能以其驚人的身軀在當時的海洋中掌握著領域,成為海洋食物鏈的頂端捕食者。

然而,多脊齒龍的生態和行為仍然是科學家研究的課題之一。這種海洋生物的存在豐富了白堊紀的海洋生態多樣性,也提供了對當時地球生態系統的深入洞察。多脊齒龍的故事,如同白堊紀海洋的一道神秘光影,繪就了古代海洋生命的瑰麗畫卷。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早侏羅世的德國奇蹟——探索小型蛇頸龍林德龍的古老秘密

林德龍(Lindwurmia thiuda)是一種生存在早侏羅世德國的小型蛇頸龍,屬於彪龍科的一員。這個屬名取自德國的傳說生物「林德蟲」,它的模式種是德國林德龍(Lindwurmia thiuda),由Vincent和Storrs於2019年首次描述。

林德龍的化石發現於德國,主要包括一個不完整的顱後骨骼,其中包括頜骨前部、69節椎骨、部分胸帶、骨盆,以及右前肢和後肢。這個標本被用來研究林德龍的形態特徵和生態習性。

根據研究,林德龍被歸類為一種小型的蛇頸龍,身長約2至3米,體重約90公斤。這種體型使得它在早侏羅世的環境中相對較為敏捷,可能以小型魚類和其他水生生物為食。然而,由於化石的不完整性,科學家仍需進一步研究以更全面地了解林德龍的生態和演化歷史。

林德龍的發現對於我們理解早期蛇頸龍的多樣性和演化提供了新的資訊。彪龍科是一個多樣化的蛇頸龍家族,而林德龍的存在豐富了這一家族的谱系樹。這也為科學家提供了研究早期侏羅世生態系統和海洋生物多樣性的重要資料。

總的來說,林德龍作為德國早期蛇頸龍的代表,揭示了這一時期古老生物的神秘面紗,擴大了我們對於遠古海洋生態的認識。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追尋晚白堊世之謎:平椎龍屬的故事

《平椎龍屬》是一種已滅絕的蛇頸龍類,生存於約7400萬至67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化石發現於加拿大馬蹄峽谷組,目前歸類於薄板龍科,但科學家對其確切的分類仍有一些爭議。

這個古老的生物的學名「Leurospondylus」源自希臘語,結合了「leuros」(平坦的)和「spondylos」(椎骨)。而模式種「終末平椎龍」(Leurospondylus ultimus)之名取自拉丁語,意指其是已知蛇頸龍類化石中最晚被發現的一個。

正模標本是一個幼年個體,包含12節椎骨,雖然這僅被視為其椎骨數量的估算。根據這些特徵,科學家推測這種龍的身長約為2米左右。然而,由於化石的幼年特徵,這一屬的科學分類仍然充滿爭議。有觀點認為它可能是某已知物種的幼年個體,或者屬於一個尚未被確定的分類群。

平椎龍的化石發現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馬蹄峽谷組的埃德蒙頓岩層,位於半鹹水古環境中。這使科學家們得以推測,蛇頸龍類可能在早期演化階段棲息於河流和河口灣。然而,對於幼年個體是在淡水中長大後離開,還是繼續留在淡水中的生態習性尚無定論。

總體而言,《平椎龍屬》的化石發現為科學家提供了瞭解蛇頸龍類演化歷程和生態環境的重要線索,同時也突顯了古代生物學研究中仍存有許多謎團等待解開。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侏儸紀的深海神秘者:蛇頸龍屬的海洋奇蹟

蛇頸龍屬(Plesiosaurus)是一種生活在侏儸紀早期的海洋巨獸,以其獨特的外貌和神秘的生態特徵而聞名。這些古老的海洋居民屬於鰭龍超目,是蛇頸龍科中的代表,其存在的年代約在1.996億至1.756億年前。

蛇頸龍的化石主要發現於歐洲,特別是德國和英國的里阿斯統地層。最具代表性的模式種為「長頸蛇頸龍」(Plesiosaurus dolichodeirus),身長約3至5公尺。其骨架構造顯示出小頭、細長的頸部、寬闊的身體、短尾巴和兩對大而長的鰭狀肢,形成了獨特的海洋生物形象。

這些海洋生物的頸部雖然細長,但卻並非如想像中那樣柔軟靈活,而是由緊密連接的脊椎骨組成,限制了頸部的活動範圍。其頸部和身體的構造使得蛇頸龍在水中能夠以U形嘴巴捕捉獵物,主要以箭石、魚類等為食。儘管頸部功能有限,蛇頸龍的頸椎骨可能具有一定的擺動和升降能力,有助於在水中尋找食物。

蛇頸龍的發現主要歸功於英國的瑪麗·安寧(Mary Anning),在維多利亞時代引起極大轟動。由William Conybeare命名為「蛇頸龍」,暗示其外形介於蜥蜴和魚龍之間。這個名字後來也成為蛇頸龍目的代表,但蛇頸龍本身年代早於該目的形成。

蛇頸龍的化石研究不僅揭示了這種海洋生物的生態特徵,還有可能是胎生的跡象。牠們的發現讓我們更深入地了解了侏儸紀海洋中的神秘生態體系,成為古代深海的見證者。

總的來說,蛇頸龍屬代表著侏儸紀早期深海中的奇蹟,其獨特的外貌和生態特徵讓科學家和古生物學家對這段古老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这些海洋生物以其神秘的形象在侏儸紀的海域中航行,成為古代海洋中一道獨特的風景。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早侏羅世的海洋征服者 — 槳龍屬的探秘之旅

槳龍(Eretmosaurus)是一屬已滅絕的蛇頸龍目,生存在早侏羅世的海洋環境。這個屬名由哈利·絲萊(Harry Govier Seeley)於1874年所創建,模式種為褶皺槳龍(Eretmosaurus rugosus),最初被歐文(Richard Owen)描述為褶皺蛇頸龍(Plesiosaurus rugosus)。

槳龍的歷史根植於19世紀早期的古生物學研究。最初,歐文以來自英國格洛斯特郡早侏羅世藍里阿斯組及其他未知地區的褶皺蛇頸龍椎骨進行描述,標誌著蛇頸龍科的發現。隨後,絲萊基於歐文描述的一個無頭骨骼(NHMUK 14435)為依據,創建了槳龍屬。

槳龍的外貌和生態習性尚待深入研究,但其化石標本提供了研究者們窺探早侏羅世海洋生態系統的寶貴資訊。這些化石主要包括椎骨,是研究者了解其身體結構和演化關係的重要依據。

槳龍的存在豐富了我們對蛇頸龍目多樣性的認識,同時也為古代海洋中這些奇特生物的演化提供了一頁新的故事。隨著對槳龍的深入研究,或許將揭示更多有關這個早期海洋探險者的秘密。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英國的古老長頸龍:探秘始蛇頸龍的奇幻世界

在英國薩默塞特郡的沃切特下里阿斯群,一場時光之旅帶我們穿越至侏羅紀時代初期,那裡生活著一種令人驚歎的古老生物──始蛇頸龍(Eoplesiosaurus antiquior)。這個成比例延長的頸部生物,以其出色的保存狀態和獨特的演化特徵,成為了古代蛇頸龍目中最古老的代表之一。

始蛇頸龍的發現源於一具完整的頭骨和頸椎連接的骨架,保存狀態驚人,呈現出這個物種三維的外形。這個標本的發現地點,正好位於平圓裸菊石層下方,推測其生存時間可能追溯至赫塘階最早期,約在1.996至1.98億年前。始蛇頸龍的存在揭示了蛇頸龍目在地球歷史上的起源,成為已知最古老的蛇頸龍目之一。

這個神秘的生物由羅格·本森(Roger B. J. Benson)、馬克·埃文斯(Mark Evans)與派屈克·德魯肯米勒(Patrick S. Druckenmiller)於2012年首次描述,並得名為「古老始蛇頸龍」,寓意著它們生存在地質年代的古老與現代之差。同時,屬名中的「Eo」則取自古希臘語,意指黎明,象徵著這個物種成比例延長的頸部,就如同蛇頸龍一般。

始蛇頸龍的頸部有至少38節頸椎,使得它在蛇頸龍目中擁有獨特的外形。頸椎前關節突基底上的小型圓錐形側突,成為了其自衍征的代表,顯示了其與其他蛇頸龍的區別。這些特徵使得始蛇頸龍成為古代生物學研究中的一個寶貴標本,提供了對蛇頸龍目演化歷程的重要洞察。

始蛇頸龍的發現不僅是科學的突破,也是對地球歷史的一次時光之旅。它在遙遠的侏羅紀時代,展現了古老而奇妙的生命形態,為我們解開了地球演化的一頁又一頁的奇幻故事。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絲萊龍:侏儸紀早期的海洋探險家

絲萊龍(Seeleyosaurus)是一屬蛇頸龍亞目的古老爬蟲類,生存於侏儸紀早期,成為當時歐洲海洋中的一位探險家。這一屬的發現帶領我們窺見了地球歷史上古老而神秘的海洋生態。

絲萊龍的命名來自於英國古生物學家哈利·絲萊(Harry Govier Seeley)。這種古老的蛇頸龍屬於小鎖龍科,而其模式種為德皇絲萊龍,由德國古生物學家大姆斯於1895年首次描述。

生存於托阿爾階的絲萊龍,生態環境當時正處於極具變革的階段。地球上的生態系統經歷著巨大的轉變,而絲萊龍作為蛇頸龍亞目的一員,其生態角色可能主要與當時的海洋環境相關。

這些古老的生物的化石主要分佈在歐洲,特別是德國等地區。這些化石的研究成果使我們能夠更深入地了解侏儸紀早期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和演化。絲萊龍的外部形態特徵成為古生物學家研究的重要對象,其身體結構和適應環境的方式成為科學探討的焦點。

雖然絲萊龍在現代已經絕跡,但其存在卻為古生物學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這些海洋探險家在侏儸紀早期的海域中遨遊,捕食並被捕食,參與了當時海洋生態系統的生動場景。藉由對絲萊龍及其他蛇頸龍屬的研究,科學家們能夠更全面地理解過去海洋生態系統的動態和演變。

總體而言,絲萊龍是一位侏儸紀早期的海洋冒險家,其存在豐富了我們對古代海洋生態和演化歷程的理解。透過研究這些古老的化石,我們得以窺探地球歷史的一角,探討生命如何在漫長的時間軸上適應並演變。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葡萄牙泳龍:揭示葡萄牙早侏羅世蛇頸龍的新發現

葡萄牙泳龍(學名:Lusonectes,意為「葡萄牙的游泳者」)是一種已滅絕的蛇頸龍科,化石發現於葡萄牙阿利亞達什的早侏羅世(托阿爾階)沉積物中。正模標本MG33包括部分顱骨及連接的下頜骨,是由法國古生物學家亨利·埃米利·索瓦日在19世紀在葡萄牙穆爾特代附近的聖吉奧組(São Gião Formation)發現的。

葡萄牙泳龍的命名者是亞當·史密斯、里卡多·阿勞霍和奧克塔維歐·馬帝尤斯,於2012年首次命名,模式種為索氏葡萄牙泳龍(Lusonectes sauvagei)。屬名中的「Luso」意指「葡萄牙的」,而「nectes」在希臘語中意為「游泳者」,以反映其生活方式。

正模標本的特徵包括寬闊的三角形副蝶骨刀片狀突起與後翼間窩一樣長,以及其他獨特的特徵組合。葡萄牙泳龍被歸類為「小鎖龍科薄板龍類」,這在對侏羅紀蛇頸龍亞目的系統發育分析中得到證實,與凱德姆和本森在2010年提出的蛇頸龍科分支圖相一致。

葡萄牙泳龍是目前唯一一種具有明確診斷性特徵的葡萄牙蛇頸龍類。其發現對於理解這個地區早侏羅世蛇頸龍類的演化和多樣性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