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科斯達龍(Acostasaurus)是一個生活在約1.3億至1.2億年前巴列姆階的神秘海獵龍,被發現於哥倫比亞的帕哈組。正模標本UNDG R-1000包括一個幾乎完整的顱骨、一條完整的後肢,以及多種顱後材料,其身長估計超過4公尺,重約1公噸。
阿科斯達龍的顱骨呈現出幾項亞成體特徵,例如矢狀嵴未完全骨化和發育不良的齶翼。這些特徵可能與其像其他蛇頸龍一樣存在幼態延續有關。從標本中可見,阿科斯達龍的眼眶巨大且呈圓形,背側有深缺口,而鞏膜環也非常大,顯示其適應於深水或渾水環境。
獨特的是,阿科斯達龍擁有短而寬的下頜聯合,僅包含6對功能性肺泡,這是與同時期其他上龍科的短頸龍區別的一個特徵。這種結構使其在巴列姆階的海域中有了更特殊的生態角色。
然而,阿科斯達龍的分類也存在爭議。雖然其犬齒型齒列與短頸龍亞科不同,但與其他上龍科如扁鼻強龍有相似之處。這讓科學家在將其歸類為短頸龍亞科時感到疑惑,並引發對其演化和分類的進一步研究。
阿科斯達龍的發現帶給我們更多對於過去海洋生態的了解,展示了大自然中多樣且神秘的生物演化。然而,它的存在也是古代生態學與演化學中的謎團之一,激發了對於海洋古生物學更深入的好奇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