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s: toor

彎龍屬:侏羅紀晚期的靈活植食恐龍

彎龍屬(學名:Camptosaurus),是一種植食性恐龍,生存於晚侏羅世(約156.3–146.8百萬年前),主要分布在北美洲,可能也存在於歐洲。彎龍屬名源自古希臘語「καμπτος」(kamptos,意為「彎曲的」)和「σαυρος」(sauros,意為「蜥蜴」),即「可彎曲的蜥蜴」。這個名稱反映了其身體結構的靈活性。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不同牙齒的蜥蜴:畸齒龍屬

畸齒龍屬(Heterodontosaurus,意為「有不同牙齒的蜥蜴」)是一種生活在早侏羅紀南非的小型植食性恐龍。其獨特之處在於其牙齒結構的多樣性,顯示出一種複雜的咀嚼適應。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木他龍屬:白堊紀早期的澳洲植食性恐龍》

木他龍屬(Muttaburrasaurus)是一種植食性鳥腳亞目恐龍,與彎龍和禽龍有著近親關係,生活在白堊紀早期的澳洲東北部,約1億0700萬到1億0300萬年前。木他龍的化石主要發現於澳洲昆士蘭,是澳洲發現最完整的恐龍化石之一。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凹齒龍屬:白堊紀歐洲的小型鳥腳類恐龍

凹齒龍屬(Rhabdodon)是鳥腳亞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約7000萬年前)的歐洲。屬名意為「有凹槽的牙齒」,源於其牙齒上的特徵。這類恐龍曾經被認為可能是禽龍類或稜齒龍類的成員,甚至是兩者間的遺失連結。現有證據顯示,凹齒龍屬於類似腱龍的禽龍類恐龍。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查摩西斯龍屬:東歐晚白堊世的凹齒龍科恐龍

查摩西斯龍屬(Zalmoxes)是一屬凹齒龍科的鳥腳類恐龍,生存於晚白堊世,約在7000萬至6600萬年前的東歐群島,範圍相當於現代的羅馬尼亞。查摩西斯龍屬的標本首次於1899年由匈牙利古生物學家弗朗茲·諾普查命名為強壯柵齒龍(Mochlodon robustum)。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早白堊世的肌腱蜥蜴:腱龍屬

腱龍屬(Tenontosaurus)是一種生存於早白堊世的禽龍類鳥腳恐龍,其化石主要發現於北美洲西部。其名稱「Tenontosaurus」意為「肌腱蜥蜴」,這是因為它從背部、薦部到尾部有許多骨化肌腱,這些骨化肌腱加強了它的韌性和穩定性。腱龍屬下有兩個有效種,分別是提氏腱龍(Tenontosaurus tilletti)和道氏腱龍(Tenontosaurus dossi)。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艾爾雷茲龍屬:古代尼日的原始鳥腳恐龍

艾爾雷茲龍屬(Elrhazosaurus)是鳥腳亞目恐龍的一屬,生存於約1.15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發現於西非尼日的艾爾雷茲組地層。這種恐龍被認為是橡樹龍科的一員,是一種體型較小的二足植食性恐龍。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化石爭霸:19世紀古生物學的「化石戰爭」

化石戰爭(Bone Wars),又稱骨頭大戰,是19世紀後期美國鍍金時代發生的一場激烈競爭,主角是兩位著名古生物學家愛德華·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與奧斯尼爾·查爾斯·馬許(Othniel Charles Marsh)。這場競爭不僅是為了科學發現,更涉及個人榮譽、政治手段和道德邊界。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墨西哥奇虛樂隕石坑:地球滅絕事件的鑰匙

奇虛樂隕石坑是位於墨西哥猶加敦半島的一個撞擊坑,是地球上最大的撞擊地形之一。其形成年代約為6,500萬年前,可能是引發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的主因之一。這個撞擊坑的發現過程充滿了驚險與發現的喜悅。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

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地球歷史上的大滅絕

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也稱為K—Pg滅絕,是地球歷史上一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發生在約6600萬年前。這次滅絕事件導致了許多物種的消失,包括所有的非鳥恐龍、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菊石亞綱等。然而,鳥類和哺乳類得以倖存,並在滅絕事件後演化成為新生代的主要動物。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未分類 | Leave a comment